蛇报恩的民间传说故事3篇:民间真实蛇灾事件盘点

蛇报恩的民间传说故事3篇:民间真实蛇灾事件盘点

好人有好报,帮助他人总会有回报的。以下是蛇报恩的故事民间传说,欢迎阅读。

蛇报恩的故事民间传说1

崔炜在市集上看到一位孤苦零丁的乞丐婆,由于很多天没有吃饭,饿得头昏眼花,走路也摇摇晃晃的,也不知道怎么回事,竟然撞倒了路边饮酒人的酒,这群青年气势汹汹地责骂乞丐婆,还有几个人想要揍她呢!

蛇报恩的民间传说故事3篇:民间真实蛇灾事件盘点

在一旁观看的崔炜,心里非常同情乞丐婆。虽然他身上半个铜钱也没有,但是他仍然脱下自己的衣服来偿还酒钱,为乞丐婆解了围。崔炜才排解了纷争,一转头,乞丐婆竟然不见了!但是生性旷达的崔炜毫不在意,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就回家了。

这天晚上,崔炜梦见有一条青色的蛇向他道谢:下午多亏公子搭救,真是非常感激。特地送来一些艾草做为报答。这个艾草妙用无穷,它可以去除各种赘瘤肿块,只要一点点就可以了,不要多用!希望它能帮你完成心愿,娶一房贤妻。说完,青蛇再拜谢一次,就消失了。

崔炜从梦中惊醒,想着梦中的情景,觉得真是不可思议,但是伸手一摸到床边,竟然真的有一束艾草!

不久,邻县的一位姓任的大富翁的女儿得了一种怪病,头上长了一颗大肿瘤,访遍了名医,都没有治好。于是任大富翁只好贴出一张告示:只要有人能医好小女的病,我愿将女儿许配给他。

崔炜听说了这件事,想起了自己的灵药,就抱着试试的心态到了任大富翁的家。果然就像青蛇所说的,任家小姐敷上艾草后,不到两家就消肿痊愈了。

就这样,崔炜娶到了温柔可爱的任家小姐为妻,而艾草的功效也被人们广为使用。

蛇报恩的故事民间传说2

从前,有个大山里的孩子叫小谷粒,父亲早逝,从小与母亲。俗话说:穷人的孩子早当家,小谷粒十二、三岁就上山打柴拾草,赶几十里山路,到山下集市上卖掉,买点米菜养活老娘和自己。到了二十五岁那年,老娘一病不起,小谷粒爬遍了大山去挖草药,也没能留住母亲的命。老母去世后,小谷粒孤身一人,每天照旧上山打柴拾草,卖钱糊口。

这天,小谷粒从集市上出来,走到村边小桥旁,看到几个在欺负一条小白蛇,有的用棍子打,有的用石头砸,小白蛇躺在半泥半水里,一动不动。小谷粒马上产生了怜悯之心,上前劝孩子们说:别打了,那是一条小生命呀!

蛇报恩的民间传说故事3篇:民间真实蛇灾事件盘点 第2张

于是,掏出怀中自己充饥的烧饼,一人一个发给孩子们,大家。小谷粒用布袋将小白蛇带回家,放在一只木盆里养起来。第二天,他赶集卖掉柴草后,买了一瓶红药水和几只鸡蛋,回家后每天用药水轻轻为小白蛇攃伤,又把鸡蛋打成蛋糕喂她。经过半个多月的精心照料,小白蛇恢复了健康,身体一天天壮起来,可饭量也逐渐增加。

开始每天吃一个鸡蛋,后来变成两个,再后来三个也不够了,还要加一块瘦肉。为了养活小白蛇,光靠打柴拾草是不行了,他就冒险到深山老林挖珍贵药材,来满足家庭开销。小白蛇变化也大,开始卧在盆里,后来躺在面桶里,再后来盘在大水缸里。在三年的时间里,小谷粒与小白蛇朝夕相处,感情越来越深,成为了同屋密友,谁也离不开谁。

再说这小白蛇,本不是一条凡蛇,她是东海龙王的小女儿,因离家出走迷路来到了人间。

一天,小谷粒上山採药,小白蛇想家心切,偷偷飞回东海。

整个龙宫都轰动了,开始老龙王夫妇与小女儿抱头痛哭,互叙三年想念之苦,然后,东海龙王大摆龙宴,龙子龙孙、蟹帅虾将作陪,为小龙女接风压惊。

席间,老龙王悲喜交集地问:这三年你跑哪儿去啦!我们起初还以为你去你姨舅家串门走亲戚,结果找遍了东西南北四海,也不见你的踪影。小龙女哭着说:女儿不孝,让父母揪心牵挂!接着,她讲出了自己失踪的整个经过:三年前的一天,小龙女喝醉了酒,在海内狂游,游到东海边,忽然看到一条大江的波涛滚滚而来,她感到很好奇,就沿江逆水游了过去。也不知游了几天,又看到一条连江小河,两岸绿树成荫,柳暗花明,景色十分迷人。于是,她又沿小河游了过去,结果到了小桥下因河道狭笮而搁浅,再也动弹不得。后来遇顽童们加害,差点,多亏谷粒哥救了性命,不仅帮我治好了创伤,还养育了我三年。龙王听后大加赞许到:人间这等大善之人十分少有,对动物爱护有加,真君子也!转而又问女儿:你有何打算?我想留在宫中孝敬父母。小龙女含泪回答。父王责怒道:此念差也!古训道:滴水之恩得涌泉相报,你赶快回去为小谷粒孝犬马之劳,以报答救命之恩。小龙女听了父亲的教诲,茅塞顿开,立即拜过父母和兄姐,赶回山里。走进小谷粒的家,她感到更加亲切,静静躺回大缸里,等待小谷粒回家,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。

第二天,小谷粒上山去採药后,她摇身一变,变成一个漂亮的村姑,挎着一只篮子去集市买来米面和肉菜,回家做起饭来。等小谷粒下班回来,打开锅一看,啊!好香呀,两荤一素外加四个大馒头。小谷粒感到很蹊跷,我一天都不在家,谁给我做的这等好饭呀?他绞尽脑汁、苦思冥想起来:是邻居?不对,方圆十里八里没有人家呀!是过路猎人?也不对呀,他们哪有这工夫。难道我像董永一样,遇到了七仙女?他又摇摇头:幻想,幻想!不管它啦,吃了再说。第二、三天,饭菜花样翻新,美味更佳。小谷粒再也吃不下去了,决定弄个究竟。这天早晨,小谷粒装作像上班一样,到附近小树林里转了一圈,又回到了家里。当他扒在窗上一看,不得了啦!只见小白蛇从缸中爬出,在屋内地上打了一个滚,将蛇皮蜕掉,立即变成了一位美若天仙的大。她走进灶间,手脚麻利地做起饭来。小谷粒简直看花了眼,心想:天上掉下个林妹妹,我小谷粒好福气。说时迟那时快,他一个箭步窜上去,顺手将蛇皮扔进锅下火里,一股青烟,化为乌有。小白蛇回头一望,惊叫起来:还我的龙衣,还我的龙衣!小谷粒上前深作一揖道:实在对不起,我是真心喜欢你!小白龙遵照父亲的教导,早有此意,随即破涕为笑,两人紧紧拥抱在一起。后来,夫妻,相濡以沫,生了一男一女,全家过着其乐融融的生活。

蛇报恩的故事民间传说3

清明时分,西湖岸边花红柳绿,断桥上面游人如梭,真是好一幅春光明媚的美丽画面。突然,从西湖底悄悄升上来两个如花似玉的姑娘,怎么回事?人怎么会从水里升出来呢?原来,她们是两条修炼成了人形的蛇精,虽然如此,但她们并无害人之心,只因羡慕世间的多彩人生,才一个化名叫白素贞,一个化名叫小青,来到西湖边游玩。

偏偏老天爷忽然发起脾气来,霎时间下起了倾盆大雨,白素贞和小青被淋得无处藏身,正发愁呢,突然只觉头顶多了一把伞,转身一看,只见一位温文尔雅、白净秀气的年轻书生撑着伞在为她们遮雨。白素贞和这小书生四目相交,都不约而同地红了红脸,相互产生了爱慕之情。小青看在眼里,忙说:“多谢!请问客官尊姓大名。”那小书生道:“我叫许仙,就住在这断桥边。”白素贞和小青也赶忙作了自我介绍。从此,他们三人常常见面,白素贞和许仙的感情越来越好,过了不久,他们就结为夫妻,并开了一间“保和堂”药店,小日子过得可美了!

蛇报恩的民间传说故事3篇:民间真实蛇灾事件盘点 第3张

由于“保和堂”治好了很多很多疑难病症,而且给穷人看病配药还分文不收,所以药店的生意越来越红火,远近来找白素贞治病的人越来越多,人们将白素贞亲切地称为白娘子。可是,“保和堂”的兴隆、许仙和白娘子的幸福生活却惹恼了一个人,谁呢?那就是金山寺的法海和尚。因为人们的病都被白娘子治好了,到金山寺烧香求菩萨的人就少多了,香火不旺,法海和尚自然就高兴不起来了。这天,他又来到“保和堂”前,看到白娘子正在给人治病,不禁心内妒火中烧,再定睛一瞧,哎呀!原来这白娘子不是凡人,而是条白蛇变的!

法海虽有点小法术,但他的心术却不正。看出了白娘子的身份后,他就整日想拆散许仙白娘子夫妇、搞垮“保和堂”。于是,他偷偷把许仙叫到寺中,对他说:“你娘子是蛇精变的,你快点和她分手吧,不然,她会吃掉你的!”许仙一听,非常气愤,他想:我娘子心地善良,对我的情意比海还深。就算她是蛇精,也不会害我,何况她如今已有了身孕,我怎能离弃她呢!法海见许仙不上他的当,恼羞成怒,便把许仙关在了寺里……

“保和堂”里,白娘子正焦急地等待许仙回来。一天、两天,左等、右等,白娘子心急如焚。终于打听到原来许仙被金山寺的法海和尚给“留”住了,白娘子赶紧带着小青来到金山寺,苦苦哀求,请法海放回许仙。法海见了白娘子,一阵冷笑,说道:“大胆妖蛇,我劝你还是快点离开人间,否则别怪我不客气了!”白娘子

蛇报恩的民间传说故事3篇:民间真实蛇灾事件盘点

好人有好报,帮助他人总会有回报的。以下是蛇报恩的故事民间传说,欢迎阅读。

蛇报恩的故事民间传说1

崔炜在市集上看到一位孤苦零丁的乞丐婆,由于很多天没有吃饭,饿得头昏眼花,走路也摇摇晃晃的,也不知道怎么回事,竟然撞倒了路边饮酒人的酒,这群青年气势汹汹地责骂乞丐婆,还有几个人想要揍她呢!

蛇报恩的民间传说故事3篇:民间真实蛇灾事件盘点 第4张

在一旁观看的崔炜,心里非常同情乞丐婆。虽然他身上半个铜钱也没有,但是他仍然脱下自己的衣服来偿还酒钱,为乞丐婆解了围。崔炜才排解了纷争,一转头,乞丐婆竟然不见了!但是生性旷达的崔炜毫不在意,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就回家了。

这天晚上,崔炜梦见有一条青色的蛇向他道谢:下午多亏公子搭救,真是非常感激。特地送来一些艾草做为报答。这个艾草妙用无穷,它可以去除各种赘瘤肿块,只要一点点就可以了,不要多用!希望它能帮你完成心愿,娶一房贤妻。说完,青蛇再拜谢一次,就消失了。

崔炜从梦中惊醒,想着梦中的情景,觉得真是不可思议,但是伸手一摸到床边,竟然真的有一束艾草!

不久,邻县的一位姓任的大富翁的女儿得了一种怪病,头上长了一颗大肿瘤,访遍了名医,都没有治好。于是任大富翁只好贴出一张告示:只要有人能医好小女的病,我愿将女儿许配给他。

崔炜听说了这件事,想起了自己的灵药,就抱着试试的心态到了任大富翁的家。果然就像青蛇所说的,任家小姐敷上艾草后,不到两家就消肿痊愈了。

就这样,崔炜娶到了温柔可爱的任家小姐为妻,而艾草的功效也被人们广为使用。